最近,网上和 记者将信将疑地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张某银行的银行卡靠近一部智能手机的背部,再进入到手机网页的支付界面,几秒钟之后,这张银行卡的卡号、余额、使用次数以及最近10笔的交易记录全部显示在手机屏幕上了。点开之后,你能看见银行卡具体的交易时间、地点和金额。网友们惊呼:“原来我们的手机还有这样的神奇功能啊!”
记者的实验和网上流传的效果一样,一张银行卡在不用输入密码及不用借助任何专业设备的前提下,只需要靠近手机背面就能够轻松提取出银行卡上的个人信息。不过在试验中记者也发现,目前只有带芯片的银行卡才能够被提取出个人信息,而传统的磁条卡则不行。
有网友就发出疑问:“这让我们感到很紧张,这会对银行卡使用安全产生影响吗,会不会被别人的手机刷一下,卡上的钱就被‘洗劫’了呢?”
揭秘一种NFC通讯技术起作用手机这种“隔空取物”的本领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记者咨询了五星步行街一家手机卖场的员工。工作人员解释到,这没什么好惊奇的,这一现象前几年就有人发现了,手机的这种功能得益于自带的一种叫做NFC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应用程序,它的传输速度比蓝牙还要快,它能够以接触的方式实现便捷的信息传递。现在市面上除了苹果手机之外,大部分手机都带有这种NFC功能,也就是说,目前大部分手机都能够在开启NFC功能并进入支付软件之后,实现手机感应银行卡中个人信息的功能。
如此一来,有些市民就更加担心了,既然智能手机能这么轻而易举地“透视”银行卡的个人信息,那是否意味着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用别人的银行卡实现支付功能呢?
我市某银行网点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为了方便大家对银行卡进行信息查询,我国和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开通了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但现在它还只停留在信息查询功能,不会出现银行卡密码被盗取及账户金额被交易的情况。如果市民要通过手机实现网上交易,依然是要输入银行卡密码的,该功能不会对银行卡的使用安全产生影响,市民也不必紧张。
文丨计武俊
文章来源:柳州晚报
让我们一起出发做柳州最好的信息交互平台成熟源自责任柳州晚报转载请注明:http://www.easternexpress.net/nrsj/10602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