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10点到凌晨1点区民政局会下发数据,早上6点开始要把数据分好是哪个社区,7点到7点半要把数据下发,这样社区早上9点才能开始挨个核查……”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数据组的唐俊华告诉记者,这就是南京疫情爆发以来这十来天他的时间表,“每天的时间已经由数据做主了。”
唐俊华(受访者供图)
7月20日晚,当南京疫情警报拉响的那一刻,疫情防控指挥部数据组工作人员们心中立刻绷紧了弦,他们知道,接下来势必就是争分夺秒的时刻了。这些天天和Excel表格打交道的基层工作着们,有人给他们起了个亲切的昵称,“表哥”和“表姐”。
“表哥”和“表姐”具体是做什么的呢?“表哥”唐俊华解了迷,“根据每天官方发布的中高风险地区来看,我们需要排查辖区内可能经过中高风险的人员。比如说某个地方8月1日被划为了中高风险地区,我们就要往前筛个10天,看看有没有7月20日以后从这个地方到南京来的。我们要开始对他进行监督,打电话核查信息。”
唐俊华介绍,在每晚10点到凌晨1点左右,他们会接到由玄武区民政部门下发的属于红山街道的数据。在早上6点,他和其他的数据组工作人员就需要将这-份数据中填写的地址划分到辖区内对应的10个社区。“一开始对地址不熟悉,看到有些地名还要拿高德地图对着查。不过现在基本上一下就能分出来了”,唐俊华说。7点到7点半左右,将划好社区的数据下发至每个社区,以保证9点钟开始社区可以开始点对点联系上人。
然而下发至社区后工作并没有结束,“可能到中午12点,社区核对完当天的数据反馈给我们,我们还要整理上报给玄武区。”如果说这样的5-6小时是一个循环,那么从下午三点“表哥”“表姐”们就会开启每天的第二个循环,“第二批名单是要求晚上8点之前反馈到区里。”
也就是说,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不少境外留学归来的同学,又或是曾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市民朋友大都接到过来自社区的电话,他们亲切地问候你曾经的行程,询问你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提示你注意健康码……这些信息可都是数据组“表哥表姐”们统筹下发的。
唐俊华说,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仔细核查有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有时候中高风险地区的划分是细到某一个街道的,我们可能只知道他去过那个城市,因此就必须打电话确认。”若是正好查到了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紧接着就要联系社区上门进一步核查并确定是需要居家隔离还是居家监测,同时再为这个居民把核酸检测采集“安排上”。
在这样的时间紧任务重的高强度工作下,唐俊华坦言,“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天你的时间已经是由数据去做主,不是自己来支配的。”唐俊华告诉记者,这个数据的作用是去了解这个人有没有潜在风险,因此责任重大。“不能去猜测或者是掉以轻心,而是每个人都要核查到。如果说电话出现未接或者是空号停机,我们还要安排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地址上门进行核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吕彦霖
校对王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easternexpress.net/yxcl/10602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