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表情背后的文化症候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25/8/3 12:54:44   点击数:

编者按:作为网络即时交流工具,表情叙事的发展经历了拟图叙事、拟像叙事、图文叙事三个阶段,如今,表情包已成为人们网络叙事的重要载体,并日渐呈现狂欢化趋势。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张雪,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向荣,在《传媒观察》年第7期发文认为,作为即时交流符号,其功能的建构有着复杂的时代动因、文化理路和交往逻辑:技术赋权带来的“草根阶层”话语权争夺、视觉文化转向背景下符号消费的需求、媒介中介化传播中交往不确定性的消除。表情包作为常态化表意实践揭橥了表情符码的图文叙事症候,可以从微文化、狂欢意识和后现代情境等视阈展开具体反思。

表情包,“表情”背后的文化症候

◆张雪杨向荣

在视觉文化时代,观者的读图意识被强化,其阅读心理与阅读期待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在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easternexpress.net/yxcl/106028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