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于年一气呵成写下《青春》一文,激起无数热血青年满腔救国豪情,为“青春”一词写下最高尚、最活力、最美丽之注释。
青春,无关时空,关乎生机、觉醒与实践。青春,是人生、家庭、国家、社会最明媚的诗篇。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年,岳麓书院迎来青春时刻:朱熹和张栻两位学术“大V”在此展开“朱张会讲”,两人切磋三天三夜,以至“四方之学者毕至”“来学者座不能容,饮马池水立涸”,可谓盛况空前,给岳麓书院留下“学以致用”之思想,更示范了何为“自由讲学、兼容并包”,为千百年来的中国注入了丰沛的青春滋养。
当李大钊发出“青春”呐喊时,岳麓书院,讲堂檐前的“实事求是”牌匾,让一群“同学少年”眼前一亮:怀揣经世致用思想的毛泽东、蔡和森等,为了共同梦想,在岳麓山下成立新民学会。随后,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发出振聋发聩的建党先声。
这个“创业天团”,在岳麓山下开启了一场“国的创业”。百年大党激荡人心、雄壮瑰丽的青春史诗自此酝酿。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千年学府,弦歌不绝,学以致用和兼容并包的思想一脉相承,泽被后世。如今的岳麓山下,激荡着创业、城变、改革、实干的青春之歌。
“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麓书院前对青年学子的深情嘱托言犹在耳。中华民族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岳麓山下则用嬗变跑出了青春“加速度”——
一座岳麓山,一部创业史。从缔造新中国的“创业天团”,到以智立区的岳麓区,再到岳麓山下以智报国的创业团队,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从岳麓书院延续千年,观照当代。
一座岳麓山,一部城变史。昔日长沙坊间流传河西河东是“半边乡下半边城”。而今,汇聚万人口的岳麓区早已成为宜居宜业宜学热土,在河西成功“再造一个新长沙”,“一江两岸,比翼齐飞”之画卷灿烂铺展。
一座岳麓山,一部改革史。长沙高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岳麓区多平台叠加,如何下好大河西一盘棋?从各自为政到打破围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大科城为圆心,在岳麓区推广开来。大河西在变革中融合向前。
一座岳麓山,一部实干史。岳麓书院不再高冷独奏千年弦歌,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大等众多名校在岳麓山下抱团崛起,大学城蝶变为大科城,问鼎中部科创高地。在“三高四新”战略引领下,长沙西拓、麓山向南,长株潭一体化在此书写传奇。
今年3月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在调研岳麓区时提出了“一打造、三当好”的明确要求,希望岳麓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高峰,当好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先行军、当好独具魅力山水洲城的展示区、当好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的辉煌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万岳麓人书写现代化新岳麓高质量发展的青春诗篇中,磅礴力量正加速汇聚,一座创新名城、产业强城、开放新城、生态靓城、和谐美城正强势崛起。
湘江西,麓山下,一座创新名城、产业强城、开放新城、生态靓城、和谐美城正强势崛起。
一座岳麓山见证一部创业史
无创业,不青春。
“年,一个创业种子团队在南湖一条小船上创业;如今‘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4亿多股东!”
在中国创新创业潮涌之地深圳,一群年轻创客把建党的艰辛历程浓缩成了一个“很深圳”的鲜活故事,喊出一个响亮的口号:跟党一起创业!
党的创业,推动国的创业,继而成就了千千万万年轻创客“我的创业”。其实,这轰轰烈烈的创业,却在嘉兴南湖之先,于湖南长沙的岳麓山下悄然发轫。
“《礼记》曰:‘康诰曰:作新民。’《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今天,我们集合在这里,一起宣布:新民学会成立了!”年前的4月14日,在岳麓山下“沩痴寄庐”,“湘江三友”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
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当时的“90后”们,一起立奇志、读奇书、创奇事,发出建党先声,创办《湘江评论》,组织旅法勤工俭学,在湖湘大地上演了一部部青春创业励志大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岳麓山下的新民学会旧址,如今成为了参观者络绎不绝的打卡地。故址变网红,正是岳麓山下从革命先辈活动地到当下青年创业长红地的生动写照。
“发挥丰富的科教、平台资源优势,优化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功能布局,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自主创新主要策源地。”岳麓区委书记周凡说,今天,岳麓同样将创新摆在头等位置,一座以自主创新为根本,以成果转化为主线,以人才聚集为支撑的创新名城征途再启。
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创新潮涌。
会体检的智慧健康亭、告别粉笔灰的智慧黑板和智慧课桌……走进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5号栋,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炫酷的“黑科技”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张尧学领衔的透明计算项目为理论指导,这家深耕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智慧教育”系列产品经梅溪湖两所学校“尝鲜”体验,取得良好市场反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邱冠周的科研成果,也在湖南本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转化成生产力和财富。该企业在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准备大干一番,正是与中南大学共同成立生态环保技术研发中心的产学研合作基础,托起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张尧学、邱冠周等院士学者,正是岳麓山下大科城中众多以智报国,将“知本”变“资本”的创业者代表。
读书不为迂阔空谈,读书不为钻营做官。岳麓山下,院士创业,就在这样的文化基因下一脉相承。
作为岳麓山下院士创业的前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任首席科学家的科研集体早年研制出了“管涌渗漏探测仪”。该设备汛期渗漏点的判断准确度逾95%,但因资金问题无法推广,也无法发挥其更大的防洪效益。经岳麓区牵线搭桥,何继善院士注册成立继善物理探测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成功落户岳麓山大学科技园。年,何继善院士牵头完成的“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实践证明,只有让科研成果获得与其相匹配的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促进科研发展。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掘教授联合几家铝加工企业共同组建长沙新中铝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夏家辉院士、刘业翔院士、古德生院士等也创办了公司……由区校共建的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自年开园以来,7个院士领衔项目、6家上市企业子公司入园,累计产值70亿元,缴税1.4亿元。
原本基础设施薄弱、房屋老旧破损、逼仄拥挤的城市斑点区域,摇身一变成为院士企业、上市公司等高端科创要素集聚之地。
从校区走进园区的院士们,将一个个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架构起科技创新组织平台——学科性公司制,推进了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良性循环,更催熟了岳麓山下这片肥沃的科研乐土。
青年是生命之清晨,是日月之初升。
岳麓书院千年传承的经世致用基因,也让岳麓山下一个个“学霸”融入创业大潮中,实现了以智报国。
16岁入读雅礼中学理科实验班;17岁、18岁两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斩获金牌……年8月19日,湖南湘江树图区块链创新中心暨区块链底层技术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揭牌,其创始人、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龙凡,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30岁的他,从麻省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成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在龙凡前往多伦多大学任教之前,他偶然受邀回到清华大学,代授一节密码学课。课堂上,龙凡与学生探讨区块链,产生了一个新创意。他们首先将研究成果发表成论文,之后又将论文变为实践。Conflux树图区块链项目因此诞生。
作为唯一一个由中国科学家研发的区块链公有链产品级系统,Conflux树图区块链打破了欧美国家对计算机底层技术代码的垄断,备受世界瞩目。年底,Conflux树图区块链项目获得万美元投资。项目创立两年内,树图区块链研究院主创的论文,已先后两次被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收录。
湘江树图区块链创新中心、特种玻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天金刚石研究院等10余家技术创新平台在大科城成功落地,粤港澳科创产业园启动运营,香港城市大学(长沙)创新科技中心成功揭牌……科创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让岳麓山下“知本”转化“资本”驶入快车道:自年至今,大科城合同技术成交额37.1亿元,其中年,大科城完成技术交易合同总额23.25亿元。
岳麓书院“朱张会讲”的和而不同,为后世厚植了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思想沃土。
如果你来岳麓山下走一走,就会发现无论是热气腾腾的白天,还是挑灯夜战的夜晚,没有木讷冰冷,没有枯燥乏味,愉悦、活力之感扑面而来。
当创业青年遇上光谷创业咖啡,会烹制出怎样的双创气息?
岳麓科创港出现了这样一杯咖啡。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体现,更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共享的,用于碰撞智慧,对接人才、技术和资本资源,寻求合作的创新创业媒介。
转角就有咖啡、红茶,在香气氤氲里探讨项目,聊着合作;共享办公空间到处都是,初创团队可以轻松创业办公;岳麓科创港路演中心,周周都有项目路演,月月都有人才交流。
融入山水洲城的风光,穿行于古朴校园与现代化的楼宇,感受身旁创客你来我往、步履匆忙;耳畔电话交谈声、键盘敲击声、会议讨论声不断萦绕……岳麓山下,人文和科技并行不悖,严谨与活泼相得益彰,科技创新热气腾腾。
坐拥7所高校院所、2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2个市级及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汇聚32名“两院”院士、26.8万名在校大学生,岳麓山下的大科城已然成为湖南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高地。
建成西湖互联网58小镇、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后湖艺术园、中建智慧谷、岳麓科创港等16个孵化园,“创业在岳麓”引领时代风潮。
青春筑梦创业长红,高地之上再攀高峰。岳麓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蔡锋自信地说,创新因子在岳麓弥漫开去,正激荡出澎湃动能,转化为智慧智造的向上力量。
一座创新名城、产业强城、开放新城、生态靓城、和谐美城正强势崛起。
一座岳麓山见证一部城变史
无奋斗,不青春。
法国巴黎,优美婉转的塞纳河穿城而过。数百年沧桑巨变,左右两岸形成全然不同的城市性格,相辅相成、和谐共生,从而成就了这一伟大的传奇之城。
中国长沙,湘江浩浩荡荡一路向北,经岳麓山,穿橘子洲,雕刻出独一无二的山水洲城。
巴黎用了近年时间,让塞纳河左岸蜚声全球。而广袤的乡野之上崛起一座“新长沙”,湘江西岸只用了数十载。
在长沙,没有哪一个区域像河西,经历了如此多的变迁,并被寄予如此厚重的城市化梦想。
说起对河西这几十年变迁的印象,长沙文史专家顾庆丰认为“巨变”两个字最精准。
今年62岁的顾庆丰回忆儿时全程见证橘子洲大桥建设的场景,眼神中仍是满满感动。
11岁那年的暑假,顾庆丰刚从长沙幼幼小学毕业,就接到了一项足以荣耀全家的特殊“任务”——去志愿建设长沙第一座跨江大桥。
年9月,经长沙市各界近80万人次义务劳动,大桥竣工。“湘江边,搭轮渡,一搭搭到五一路”的童谣就此成为历史,长沙河东到河西第一次有了陆路联系。
不过,那时一到夜晚,从河东江边往河西望去,只能看到湘江上星星点点的渔火,目光再往西去便是一片荒凉的漆黑。
年7月,长沙将原来的西区调整为岳麓区,当时,新成立的岳麓区谈不上是个城区。溁湾镇以南是大学院校,银盆岭以北是纺织、化工基地,往西就是“农村”、渔场。
年后,随着长沙市委、市政府西迁,河西新城拔地而起。
年,长沙再次进行区划微调,将原属望城县的坪塘、含浦、莲花、雨敞坪四镇划入岳麓区,全区国土面积由平方公里拓展至平方公里。
当发展进入一定节点,时间的力量就展现了出来,它往往带来更大的突破。
年4月,全国第12个、中部第1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获批。至此,国家级湖南湘江新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战略平台汇聚岳麓。
善谋的岳麓人抓住机遇,迎来了大突破、大发展。
长沙拍客罗先生记得,年,客户想要几张河西大片,他翻遍相机都没有满意的作品。彼时,除了大学之外,河西几乎没有标志性建筑。
如今,老罗的相机里,拿得出手的大片,一半来自河西。今天的岳麓,梅溪湖、洋湖、大王山、湖南金融中心、湘江智谷等重点发展板块,标志性建筑鳞次栉比,犹如夜空中耀眼的星星,闪烁着现代与浪漫的光芒。
一座座飞越江上的桥梁,一条条穿梭江底的隧道,一张张越织越密的路网,犹如身体的血管,律动着西岸蓬勃生长的青春气息。今天的岳麓,多条过江通道消除了河东河西经济要素交融的障碍,全省其他13个市州的居民均可经高速通道直达。
岳麓大道车水马龙,日益成为交通主干道。
寥落冷清的商业与城市氛围早已成为过去。今天的岳麓,大手笔定制长沙封面:宜家家居、凯德壹中心等大型商贸综合体有7个,渔人码头等夜间经济街区特色彰显。湘江欢乐城、华谊电影小镇一期投入运营,建成了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湖南美术馆、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等城市地标,沿江都市休闲文化长廊声名鹊起。楼宇经济扩容提质,湘江时代等64栋优质商务楼直入云端,引进楼宇企业家,其中中铁城建、腾讯云计算等区域以上总部企业家,打造金茂双子塔等税收过亿元楼宇10栋,特色和重点楼宇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汪进德,中国金茂(前身为方兴地产)长沙城市公司总经理,全程经历了梅溪湖片区的传奇巨变。
年,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成立大河西先导区,意欲干一番大事业。其时,美国盖尔公司对西岸腹地的一片原始滩涂地和葡萄园产生极大兴趣,计划投入亿美元打造国际性综合功能的商务区。
“当时大量征拆等基础工作都做了,正逢美国金融危机,盖尔公司无法履行片区开发合作,政府不得不紧急征集新的合作伙伴。”汪进德记得,在与20余家企业接触沟通后,政府的招商团队最终被金茂的决心、信心和建设方案打动。
汪进德第一次前往梅溪湖考察,发现这里连像样的路和桥都没有。湖两岸不到1公里的直线距离,竟然花了近1个小时的车程。
彼时,连长沙人都不知道梅溪湖在哪。年至年前后,金茂陆续推出地块,鲜有开发商看好这里。
“长沙梅溪湖项目不堪亿重负”“金茂豪赌梅溪湖”……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汪进德夜夜难眠。如果这个项目失败,金茂很可能一蹶不振。
先导区、岳麓区一边加速建设公园、道路、学校等基础配套设施,一边大规模启动片区宣传推广。最终,随着文化、教育、医疗、商业、科技等优质项目的进驻,梅溪湖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成为资本青睐、产业汇聚、人流聚集的长沙新中心。金茂也从梅溪湖出发,以梅溪湖为范本,在全国陆续运营了27个产城项目。当年那个颇具慧眼的房产公司,一跃成为年销售额过2亿元的大品牌。
梅溪湖国际新城,岳麓发展的地标区域。
如今,宜居岳麓早已不止梅溪湖一张名片。泛岳麓山组团、市府滨江组团、洋湖大王山组团、岳麓高新区组团、莲雨含组团等“六大功能组团”,“多中心、网络状、串珠式”的空间格局,实现新城规划建设到哪里,公共服务就配套到哪里,产业经济就覆盖到哪里。
在泛岳麓山组团,麓山南路上复原的湖南师大老校门、清新精致的天马忆街、古香古色的书香亭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而曾经,这条横贯三所湖南顶尖学府、全长5.4公里的道路,电线密布、交通拥堵,隐患突出。时任麓山南路综合整治项目指挥部指挥长的蔡锋回忆,年7月,按照“整体改造、点状拆迁、优化功能、打造节点”的原则,麓山南路正式启动有机改造,通过节点改造、征地拆迁、交通优化、立面改造和业态重组等系统工程,才有了如今的“悦人容颜”。
过去,长沙人“宁要河东一张床,不要河西一间房”,而今,长沙每3个购房者中就有1个选择岳麓。亲身经历了岳麓楼盘无人问津到开盘即售罄的变化,曾任岳麓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的高春波说,“宜居在岳麓”不是喊出来的,是长沙、全省乃至全国购房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老城区白沙液街改造,百年香樟就地保留,成为一景。
集聚人气,岳麓区不止生态宜居一张牌。
“世界上以产业而兴的城市有盛有衰,唯有以教育而兴的城市永不衰落。”伟大的思想美学,促进了人文繁荣。人文的繁荣,推进城市发展。二里半,大科城入口,这一“金句”,彰显了教育之于岳麓的时代意义。
抓教育,岳麓从来都有一股“狠”劲。
年以前,岳麓区城区幼儿园分布不合理,入好园难,农村就近入园难,入民办园贵。曾任岳麓区教育局局长的李鸿算了一笔细账:假设长沙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月入1万元,每月日常开销0元,房贷车贷元至元,如果孩子上幼儿园每月要花费0元以上,家庭几乎存不下钱。
民办幼儿园普惠化首先发力,吹响了教育提质的号角。年10月,岳麓区与一开发商签订了全区第一份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协议,并举办为公办幼儿园。截至年4月,岳麓区普惠园覆盖率从年的61.9%提高到9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6.1个百分点。
“最初,不少开发商对移交幼儿园是不理解、不支持的。”岳麓区教育局规划科专干谭杏云就“碰钉”无数回。
观沙岭街道某楼盘在办理规划报批手续时,按相关政策规划了一所配套幼儿园。年3月,幼儿园完成建设,多次沟通协调后,开发商依旧拒绝无偿移交,严重影响了小区业主子女的就近入园。区教育局果断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现在,该幼儿园已变为公办幼儿园,每月学费只需0余元。
幼儿教育“集团化”,小学教育“系列化”,中学教育优质化,区政府每年拿出可用财政的1/3投入教育……一张张教育“组合牌”,成就了岳麓的发展赢牌。
岳麓人的大视野、大智慧,在“教育与新城一同成长”这一极富远见的发展战略中彰显。
“从岳麓山下有书读”到“岳麓山下读好书”,再到“岳麓山下好读书”,聚集了2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所中小学校、所幼儿园,以及3所民办学校的岳麓区,成了当下湖南优质教育的黄金地带。从懵懂的幼稚孩童,到处于科研前列的博士后,成长在岳麓区的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接受到国内一流的教育。
读书在岳麓,宜居在岳麓,创业在岳麓!历经十多年的实践摸索,年,岳麓区亮出全新的发展理念。自此,西岸建设高质量发展之城,有了更深层次的逻辑支撑和行动指南。
不知不觉间,岳麓人改写了城市的发展格局,谱写了“知识岳麓创新岳麓”的青春篇章,一座有人气、有商气、有灵气的新城加速崛起。
巨变,离不开岳麓人善谋敢谋的智慧。
岳麓山下,兴产业的定力如此强大。岳麓区委书记周凡告诉记者,从年起,岳麓区连续5年定为“产业发展年”。就是在这样一种从容的定力中,传统动能与新兴动能接续迸发、迭代升级,产业地标节节拔高,产业项目纷纷落子,长沙湘江西岸宁静而不可遏制地生长。
岳麓山下,求发展的气场如此宏大。在岳麓高新区,引进、发展重大项目就是锤炼干部作风的主战场。园区面积虽然只有46平方公里,却构建了湘江智谷“一园”(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一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一城”(人工智能科技城)产业平台,拿到了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等六块“国家级”战略平台授牌。目前,百度阿波罗、德国大陆、舍弗勒、希迪智驾、湘江鲲鹏等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设备制造领域领先企业纷纷落子,中部检验检测之都、自动驾驶之城、AI之城,从这里出发,走进现实、走向未来。
岳麓高新区,智能驾驶从这里走向现实。
一份份苦干巧干加实干的微小力量汇聚成磅礴伟力。
数据显示:近5年来,岳麓区实施征拆项目个,腾地3.5万亩。仅观沙岭、桐梓坡两处城市有机更新片区,投资就超过亿元。
10年前,岳麓区范围内仅有个项目,年度投资仅.32亿元;今年,岳麓区范围内共有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2亿元,其中,85个项目入选长沙市重大项目。
看似枯燥的数据背后,隐藏着多少可载入城市建设历史的大事件,承载着多少攻坚克难拓展建设空间的匠心,饱含着多少建设者挥洒汗水和泪水的感动。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十三五”,岳麓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位居长沙中心城区前列,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营商环境六个“百强区”行列。秀美气质更迷人、创新气势更磅礴、发展气场更宏大、国际气息更浓郁的新岳麓闪耀三湘、崛起中部、享誉全国。
“不管你是文艺范、清新派还是时尚咖,万种风情汇岳麓,总有一款适合你!”去年,岳麓区拍摄短片,周凡穿梭于大街小巷,为这座城当起了“导游”。如今,岳麓区正全力提质文旅产业链,着力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康养学”全要素供给,努力打造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是的,万种风情汇岳麓!城市的发展犹如奔腾的河流,时而激昂豪迈,时而婉转悠扬,留下生命的热度、奋斗的痕迹。当岳麓人扛起再造“一座长沙城”的重任时,时代早已将巨变备作嘉奖。
原标题:《长沙晚报封面特稿——岳麓青春志(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easternexpress.net/wbfx/106026878.html